游客
题文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被后人誉为“旧邦改造”,其史实依据是(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来自某一中学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展示的一页课件。若老师要求学生从该课件中提炼出有效信息,该信息主要包括

①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古希腊文明是欧洲各国文明的源泉
③人类的人文主义精神由来已久
④西方文明具有连续性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明清政府“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传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不正也。”与之思想相近的是

A.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
B.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C.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D.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下列图片中的技术革新具有转型时代引擎意义的是

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这种社会变迁是指∶

A.汉末工商濒临破产,故太平道要救济生民
B.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故道教重视立功
C.宋代庶民社会崛起,故道教强调入世苦行
D.明清社会贫富不均,故道教提倡行善济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