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 | B.嫡长子继承原则 |
C.任人唯才的要求 | D.兄终弟及的传统 |
史学家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100多枚秦代竹简。墓主生前任县令,竹简上是他抄录的有关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文书,这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从中可以得到的有关秦朝的确切信息是()
A.关心民众生活 | B.加强专制集权 | C.形成立法规范 | D.进入法治社会 |
《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齐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 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 |
C.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
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性贵族 | 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
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 | 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 |
“残存的中原王朝,不得不面对这些在中国国土上的征服王朝,即使不承认其为凌驾自己之上的王朝,亦将它们视为平等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它们建立长期的外交关系,并向它们提供岁币和贡物。”下列能够证明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唐朝册封怀仁可汗 | B.宋金绍兴和议 |
C.宋辽澶渊之盟 | D.宋夏1044年和议 |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他的“理财”措施的主要目标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
C.调整大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