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当他把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下列对李鸿章的下联理解正确的是(    )

A.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
B.李鸿章本可以不理伊藤博文
C.玉帛是精品,李鸿章愿意做“玉帛相将”
D.李鸿章无视皇权,说自己有帝王度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1)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2)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3)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4)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1)(2) B.(2)(3) C.(3)(4) D.(1)(4)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些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

A.1907《英俄协约》 B.1918《布列斯特和约》
C.1919年《对德和约》 D.193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