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当他把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下列对李鸿章的下联理解正确的是( )
A.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 |
B.李鸿章本可以不理伊藤博文 |
C.玉帛是精品,李鸿章愿意做“玉帛相将” |
D.李鸿章无视皇权,说自己有帝王度量 |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是
①批判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
②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
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近代美国和德国代议制的确立都
①符合各自的国情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稳定了社会秩序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
A.②③④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A.普鲁士国王是“联邦之首” | B.帝国首相直接对议会负责 |
C.议会有权制定和颁布法律 | D.皇帝无权干涉议会言论自由 |
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这主要是指第三共和国
A.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 B.仅以一票赢得 |
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 | 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 |
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充满了理性精神的妥协”。这种妥协主要表现在
①大州与小州之间
②中央与各州之间
③北方与南方各州间
④立法、行政与司法间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