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而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计划经济 |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
19世纪末德国外交国务大臣皮洛夫曾说过:“……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毕洛夫说此话的目的是
A.德国在1871年实现统一 | B.德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强国 |
C.德国迫切需要重新瓜分世界 | D.英国势力衰落 |
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914年以前,这种“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是
A.英国和美国 | B.英国和法国 | C.法国和德国 | D.英国和德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在于
A.各国争夺世界殖民地的斗争 | B.萨拉热窝事件 |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 D.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 |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的发展 | B.工业革命的推动 | C.企业间的联合 | D.企业间的兼并 |
1946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是伪宪法,因为
A.它直接恶化了国共关系 |
B.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是非法的 |
C.违反《和平建国纲领》 |
D.它旨在使蒋介石独裁统治合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