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或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

A.开辟沙市、重庆等内地城市为商埠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D.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等给日本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

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