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双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这说明( )
战役名称 |
中方统计 |
日方统计 |
平型关战役 |
歼灭日军1000余人 |
亡167人,伤94人 |
武汉会战 |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
徐州会战 |
毙伤日军5万余人 |
伤亡3.2万余人 |
百团大战 |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
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
A.国共合作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B.中国军队战斗力强于日本军队
C.舆论战是中国抗战的重要部分
D.因统计标准不同导致统计结果不同
某小组在对古代中国一朝代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曾搜集到以下一条重要史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该小组所研究的朝代()
A.打破了长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 B.开始采取分割相权的方式加强皇权 |
C.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 D.哲理化的儒学思想已逐渐趋于僵化 |
“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A.文明史观 | B.现代化史观 | C.全球史观 | D.阶级斗争史观 |
二战后至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格局”状态,没有形成整个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立 | B.欧洲共同体的严重排外性 |
C.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 D.欧洲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 |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风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坐最新的红旗HQE检阅车检阅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红旗检阅车是由“一汽”(长春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有关“一汽”建立的时代说法正确的是()
①开展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②经历着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
③开展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④发生着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