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木块与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已知小木块与斜面和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因数相同,小木块由斜面上的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水平面上的C点静止,A、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小木块可视为质点.回答下列问题:

(1)小木块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滑动摩擦因数为,由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2)为尽量简便的测量小木块与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下列哪些物理量需要测量?             (填选项标号)
A.小木块的质量m
B.斜面倾角
C.A、C两点间的竖直高度差h
D.A、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x
(3)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写出测量的滑动摩擦因数=                                
(4)小木块运动到B点时,由于与水平面的作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将损失,将导致测量的滑动摩擦因数与实际滑动摩擦因数相比,其值将                         (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即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 a 与钩码的质量 m 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 200g ,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填"线性"或"非线性")的关系。
(2)由图(b)可知, a-m 图线不经过远点,可能的原因是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 mg 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现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 R x 的阻值,除 R x 外可用的器材有:
A.多用电表(仅可使用欧姆挡);
B.一个电池组 E (电动势 6V ):
C.一个滑动变阻器 R 020Ω ,额定电流 1A ):
D.两个相同的电流表 G (内阻 R g 1000Ω ,满偏电流 I g 100μA ):
E.两个标准电阻( R 1 29000Ω R 2 0.1Ω ):
F.一个电键 S 、导线若干。
①为了设计电路,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未知电阻,采用" ×10 "挡,调零后测量该电阻,发现指针偏转非常大,最后几乎紧挨满偏刻度停下来,下列判断和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这个电阻阻值很小,估计只有几欧姆
B.这个电阻阻值很大,估计有几千欧姆
C.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 ×1 "挡,调零后测量
D.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 ×1k "挡,调零后测量
②根据粗测的判断,设计一个测量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并使电路能耗较小,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元件的符号旁。

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
②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

A.

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

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清晰

C.

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

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③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④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A.

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

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

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

钩码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如图是测量阻值约几十欧的未知电阻 R x 的原理图,图中 R 0 是保护电阻( 10Ω ), R 1 是电阻箱( 099.9Ω ), R 是滑动变阻器, A 1 A 2 是电流表, E 是电源(电动势 10V ,内阻很小)。
在保证安全和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测量范围尽可能大。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i)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
(ii)闭合 S ,从最大值开始调节电阻箱 R 1 ,先调 R 1 为适当值,再调滑动变阻器 R ,使 A 1 示数 I 1 =0.15A ,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 R 1 A 2 示数 I 2
(iii)重复步骤(ii),再侧量6组 R 1 I 2
(iv)将实验洲得的7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 现有四只供选用的电流表:

A. 电流表( 03mA ,内阻为 2.0Ω
B. 电流表( 03mA ,内阻未知)
C. 电流表( 00.3A ,内阻为 5.0Ω )
D. 电流表( 00.3A ,内阻未知)

A 1 应选用 A 2 应选用
② 测得一组 R 1 I 2 值后,调整电阻箱 R 1 ,使其阻值变小,要使 A 1 示数 I 1 =0.15A ,应让滑动变阻器 R 接入电路的阻值(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③ 在坐标纸上画出 R 1 I 2 的关系图。

④ 根据以上实验得出 R x = Ω

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 100m 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 1.0mm2 ,查得铜的电阻率为 1.7×10 - 8 Ω·m ,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R x ,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 0.6A ,内阻约 0.2Ω
电压表:量程 3V ,内阻约 9kΩ
滑动变阻器 R 1 :最大阻值 5Ω
滑动变阻器 R 2 :最大阻值 20Ω
定值电阻: R 0 =3Ω
电源:电动势 6V ,内阻可不计;开关、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填" R 1 "或" R 2 "),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端(填" a "或" b ")。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 0.50A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 。(4)导线实际长度为 m (保留2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