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SO2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SO2有还原性 |
B |
将FeSO4样品溶于稀H2SO4,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红 |
FeSO4样品已氧化变质 |
C |
将新制氯水和KBr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苯酚,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色 |
氧化性:Cl2>Br2 |
D |
分别向0.1 mol•L-1酸酸和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2CO3溶液 |
酸酸中有气泡产生,硼酸中没有气泡产生 |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的“造气”阶段会产生废气 |
B.电镀的酸性废液用碱中和后就可以排放 |
C.电解制铝的过程中,作为阳极材料的无烟煤不会消耗 |
D.使用煤炭转化的管道煤气比直接燃煤可减少环境污染 |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油是石油的分馏产品,可用于保存少量金属钠 |
B.肥皂可以通过髙分子化合物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制得 |
C.鸡蛋清中加人CuSO4溶液会产生盐析现象,析出的蛋白质可再溶于水 |
D.淀粉、纤维素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且都可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
尿黑酸是由酪氨酸在人体内非正常代谢而产生的一种物质。其转化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酪氨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B.1 mol尿黑酸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 |
C.对羟基苯丙酮酸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至少有7个 |
D.1 mol尿黑酸与足量NaHCO3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HCO3 |
一种塑料抗氧化剂C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
B.物质B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
C.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抗氧化剂C中是否含有CH3(CH2)17OH |
D.1mol抗氧剂C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
食品安全是现今百姓生活中热议问题之一,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61℃,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C12H18ONH2C12 |
B.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
D.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水解、酯化、消去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