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实验内容
操作或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黑色固体是氧化铁
B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
有红色物质生成
说明碳具有还原性
C
用烧杯取井水20mL,加入少量肥皂水
搅拌,产生的泡沫较少,水面
有浮渣
该井水是硬水
D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
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分子之间有间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融化 B. 酒精挥发 C. 胆矾研碎 D. 粮食酿酒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 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 / g 16
24
15
20
反应后的质量 / g x y 0
10
A.

参加反应的 P Q 的质量比为3︰2

B.

x 的取值范围: 0 x 30

C.

y 24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x y 65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a , b ,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 t 1 ° C 升温至 t 2 ° C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 > b > c
B.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 K N O 3 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C. 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 M 比金属 N 活泼
D.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稀盐酸就能将三种物质区分开来的是

A. 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食盐水 B. 硝酸银溶液、稀硫酸、碳酸氢钠溶液
C. 木炭粉、氧化铜粉、铁粉 D. 硝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

下列实验所对应的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
A
分离 N a C l C a C O 3 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B
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动性
将镁条和铝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
C
除去 C O 2 中的 C 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D
证明 N a O H 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少量稀盐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