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实验内容 |
操作或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
黑色固体是氧化铁 |
B |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 |
有红色物质生成 |
说明碳具有还原性 |
C |
用烧杯取井水20mL,加入少量肥皂水 |
搅拌,产生的泡沫较少,水面 有浮渣 |
该井水是硬水 |
D |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 |
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石蜡融化 | B. | 酒精挥发 | C. | 胆矾研碎 | D. | 粮食酿酒 |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 质 |
||||
反应前的质量 | 16 |
24 |
15 |
20 |
反应后的质量 | 0 |
10 |
A. |
参加反应的 与 的质量比为3︰2 |
B. |
的取值范围: |
C. |
当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D. |
|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 将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 升温至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B. |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 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
C. | 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 比金属 活泼 |
D. |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稀盐酸就能将三种物质区分开来的是
A. | 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食盐水 | B. | 硝酸银溶液、稀硫酸、碳酸氢钠溶液 |
C. | 木炭粉、氧化铜粉、铁粉 | D. | 硝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 |
下列实验所对应的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方案 |
A |
分离
和
的混合物 |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
B |
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动性 |
将镁条和铝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 |
C |
除去 中的 |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D |
证明
溶液是否变质 |
取样,加入少量稀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