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分子可由原子构成 |
|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
| 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
| 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
|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
|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
|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
| 实 验 装 置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排水法收集氢气 |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
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A.捣碎研细 | B.搅拌溶解 | C.引流浊液 | D.搅拌防溅 |
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A.可吸入颗粒物 | B.一氧化碳 | C.二氧化氮 | D.二氧化硫 |
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的俗称,有剧毒。
下列做法可用“饮鸩止渴”形容的是
|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
| B.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
| C.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
| D.大量开办经济效益好但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