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NaCl(Na2CO3) |
加足量稀盐酸 |
过滤、蒸发、结晶 |
B |
CaCl2(CaCO3) |
加足量稀硫酸 |
蒸发、结晶 |
C |
Fe(Cu) |
加足量稀盐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D |
MnO2(KCl) |
加足量水溶解 |
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C.CD.D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的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且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
B.t1℃时,将m3g的N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N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C.从N的溶液中析出晶体只能采用蒸发结晶法 |
D.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M、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一定是N |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储量约占2.53%,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0.1% |
B.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 |
C.可燃冰是乙醇水合物,外观像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
D.使燃料充分燃烧,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又可以节约化石能源 |
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或现象 |
解释 |
A |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
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 改变 |
B |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
一氧化碳分子有毒 |
C |
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颜色不同 |
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种类不同 |
D |
NaOH溶液能够导电 |
溶液中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
A.A B.B C.CD.D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Cu+H2SO4=CuSO4+H2↑置换反应 |
B.2KClO3![]() |
C.3Fe+2 O2![]() |
D.Fe2O3+6HCl═2 FeCl 3+3H2O复分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