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孟德尔采用纯种豌豆做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规律。下列有关该研究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观察到F1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
B.孟德尔依据实验现象提出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成对遗传因子 |
C.孟德尔依据假说预测F1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
D.孟德尔的测交结果验证了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有关物质或结构检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节约使用,以备下次再用 |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
C.检测活细胞中的线粒体用健那绿染液,其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D.碱性燃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
在实验室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时,下列选材最合理的是()
A.用胡萝卜汁进行还原糖的检验 |
B.用马铃薯进行脂质的检验 |
C.用豆浆进行蛋白质的检验 |
D.用肝脏研磨液进行淀粉的检验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结果显示:色素含量最少的是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
B.斐林试剂使用时要先把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1g/mL的CuSO4溶液)混合均匀 |
C.检测CO2产生的多少可以使用重铬酸钾,看产生灰绿色的时间长短 |
D.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下列那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热()
A.菲林试剂鉴定还原糖 |
B.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 |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
D.碘化钾鉴定淀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