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
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 |
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 |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其DNA是一个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DNA。(注:HBV基因组虽为双链环形DNA,但其复制过程有RNA逆转录病毒的特性,需要逆转录酶活性产生RNA/DNA中间体,再继续进行复制产生子代DNA)如图所示乙肝病毒在肝脏细胞中的增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引起乙肝病毒的变异
B.②过程在生物学上叫转录,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和解旋酶
C.③过程在生物学上叫翻译,需要在核糖体上完成
D.④ 过程与① 过程相比,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为DNA损伤,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
B.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
C.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性状随之改变 |
某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开展了色盲活动,他们先从全校的1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00名学生中(男女生各半)作为首批调查对象,结果发现有女性色盲患者6人,男性色盲患者12人,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30人,那么在该校全校学生中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约为()
A. 6.75% | B.9% | C.13.5% | D.18% |
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不同蟹体色差异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中间体色适应环境,不易被天敌捕食 | 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生殖能力弱 |
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 D.中间体色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新物种 |
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含有1条多肽链,由238个氨基酸组成,能发出绿色荧光。下列有关GF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控制GFP合成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应该大于1 428个 |
B.合成GFP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和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等参与 |
C.将GFP整合到胚胎干细胞中,可用于胚胎发育中细胞的标记与定位 |
D.转入GFP基因的植物细胞能发出荧光说明该基因能在植物细胞中成功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