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显性,D对d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不合理的是( )
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3种 |
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
C.该种鸟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细胞中存在40个四分体 |
D.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 |
5-溴尿嘧啶有酮式和烯醇式两种异构体,5-溴尿嘧啶酮式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5-溴尿嘧啶烯醇式则能与鸟嘌呤配对。A-T碱基对复制时加入了酮式5-溴尿嘧啶和4种脱氧核苷酸原料,复制第二次后酮式5-溴尿嘧啶异构为烯醇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DNA分子中发生类似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
B.细胞DNA分子中发生此改变,可能导致翻译的多肽链变短 |
C.第四次复制后,A-T碱基对才能突变为正常的G-C碱基对 |
D.碱基对种类发生改变,此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
下图为细胞核内某基因(15N标记)局部结构示意图,该基因中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U占全部碱基的20% |
B.该基因彻底水解后可生成6种产物 |
C.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 |
D.将该细胞置于14N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含15N的子细胞占50% |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对图甲、乙、丙进行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的原因均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
B.处于bc段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
C.cd段下降原因不一定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
D.处于de段的细胞中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
下图为细胞甲进行三个连续生理过程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图,据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I过程产生的细胞若能发育成个体,则该个体属于二倍体 |
B.图示过程中仅ef时期细胞的核DNA数量最多,为体细胞的两倍 |
C.a、c、f时刻细胞形态变化相同,b、d、e时刻染色体组数变化原因相同 |
D.f结束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至少有一个细胞含有来自细胞甲的DNA单链 |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 |
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 |
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 |
D.核DNA数目比值为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