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底端固定一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将一带正电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至最高点B处,此过程中小物块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随位移的变化图象如图乙(E1和x1为已知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由图象可求出( )
A.小物块的带电量
B.A、B间的电势差
C.小物块的质量
D.小物块速度最大时到斜面底端的距离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
B.普朗克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在量子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 |
C.查德威克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并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加以了证实 |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若实验结果g值偏大,则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单摆振动时摆球质量可能太大 | B.计算摆长时可能没加上摆球半径 |
C.把n次全振动误计为(n+1)次全振动 | D.把n次全振动误计为(n?1)次全振动 |
如图所示,半径为a、电阻为R的圆形闭合金属环位于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右边沿,环平面与磁场垂直。现用水平向右的外力F将金属环从磁场中匀速拉出,作用于金属环上的拉力F与位移x的关系图像应是下图中的:
一电子在电场中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图中一组平行直线(实线)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势比b点低 | B.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
C.电子从a点到b点动能减小 | D.电子从a点到b点电势能减小 |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A.t=0.15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
B.t=0.15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
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 m |
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