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2H2O2(l)= O2(g)+ 2H2O (l)△H=" -" 196 kJ•mol-1 |
| B.2N2(g)+ O2(g)= 2N2O(g)△H=" +163" kJ•mol-1 |
| C.2Ag(s)+ Cl2(g)= 2AgCl(s)△H=" -" 254 kJ•mol-1 |
| D.2HgO(s)= 2Hg(l)+ O2(g)△H= +182kJ•mol-1 |
向含有c(FeCl3)="0.2" mol·L-l、c(FeCl2)="0.1" mol·L-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
| 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 |
| C.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 Fe3O4+4H2O |
| D.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 |
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硝酸钠溶液:H+、Fe3+、SO42-、CH3COOH |
| B.烧碱溶液:K+、HSO3-、NO3-、NH3·H2O |
| C.空气:HCl、CO2、SO2、NO |
| D.氢氧化铁胶体:H+、K+、S2-、Br- |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所得结论均合理的是
| 选项 |
离子方程式 |
结论 |
| A |
AgCl(s)+I﹣(aq) AgI(s)+Cl﹣(aq) |
溶解度:AgI>AgCl |
| B |
Fe2++H2O2+2H+===Fe3++2H2O |
氧化性:H2O2>Fe3+ |
| C |
CO32﹣+CO2+H2O===2HCO3﹣ |
稳定性:HCO3﹣>CO32﹣ |
| D |
NH3+H3O+===NH4++H2O |
得质子能力:NH3>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1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6.02×1023 |
| B.V L a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若Fe3+的数目为6.02×1023,则Cl﹣的数目大于3×6.02×1023 |
| C.标准状况下,22.4L NO和11.2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0×6.02×1023 |
| D.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为0.5×6.02×1023 |
用下列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装置用于Cu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SO2气体 |
| B.图2装置用于分离水和溴苯的混合物 |
| C.图3装置用于制备并收集NO气体 |
| D.图4装置用于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