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时候,本应使用“—”和“0.6”两接线柱,但他接入的是“—”和“3”接线柱,并使“3”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这样做的结果是( )
A.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小,测量结果误差太大 |
B.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且无法读数 |
C.指针始终不动 |
D.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电流表可能被损坏 |
将质量为100g的物体投入盛有100mL酒精的量筒中(已知ρ酒精=0.8×103kg/m3,g取10N/kg),物体静止后,酒精液面上升到200mL刻度线处,则该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 )
A.物体沉在量筒底部 |
B.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 |
C.物体悬浮在酒精中 |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
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
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
B.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
C.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
D.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
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 )
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
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
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 |
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
“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小玲的爸爸从上海给她带回一个“海宝”,经测量,她发现该“海宝”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300cm3.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则( )
A.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为2N |
B.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下沉 |
C.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上浮 |
D.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悬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