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此举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物价水平下降,消费需求扩大 |
B.储蓄收益减少,银行利润增长 |
C.企业成本增加,优化要素投入 |
D.国内需求扩大,促进市场繁荣 |
我国传统装饰物品中曾出现一匹骏马背上驮着一只猴子的形象,寓意“马上封侯”。马年到来,有网友将钞票放置在玩具马背上,寓意“马上有钱”。这一创意在社交平台上迅速蹿红,并衍生出很多其他版本,统称为“马上体”。“马上体”的出现与流行表明( )
①人民群众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检验文化创新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外出就餐时平均每餐浪费的食物价值约占全部食物的13%,每年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①消费者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②要发挥政府在餐饮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④餐饮企业要以社会效益为经营目的,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减少的因素是()
A.银行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 B.人民币流通速度加快 |
C.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 | D.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 |
现实生活中,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其实,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货币的出现增加了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
B.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发展到商品流通阶段 |
C.货币出现后,商品的价值才得到承认和得以实现 |
D.货币的出现使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难度越来越大 |
经济学的“土豆效应”指的是在大萧条时期,土豆需求量会激增,比喻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由此可见()
①经济越萧条低端商品利润越高②供求关系决定着土豆的价格
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④求实心理主导这一消费效应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