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祭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先祖。这种对先祖的膜拜出自于我国古代的(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皇帝制度 | D.王位世袭制 |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造纸技术 | B.雕版印刷 |
C.活字印刷 | D.装订书籍 |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 “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
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
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
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 |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
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