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中国
北部
中国
西北
长江
上游
长江
中游
长江
下游
东南
沿海
两广
地区
云贵
地区
平均
1843年
4.2
4.9
4.1
4.5
7.4
5.8
7.0
4.0
5.1
1893年
4.8
5.4
4.7
5.2
10.6
6.4
8.7
4.5
6.0

对上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
B.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最高
C.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商品经济发展
D.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

A.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B.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C.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D.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右图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B.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C.区域经济集团化 D.经济全球化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牧畜

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国别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联邦德国
3%
48%
49%
美国
2%
36%
62%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右图《挖灌渠》反映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稳定金融秩序 B.颁布工业复兴法,保证有序竞争
C.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复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