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在列宁的支持下,哈默成为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他联络了30多家美国大公司,组成美国联合公司,将美国的产品运到苏俄,换取苏俄的物产。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苏俄开始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
C.苏联实施了“一五”计划 |
D.美国改变了对苏俄的封锁禁运政策 |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经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C.创建了人民军队 |
D.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
2015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了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莫斯科红场阅兵仪式,展示了我国作为和平大国的国际形象,这支军队创建于( )
A.黄花岗起义 | B.武昌起义 |
C.南昌起义 | D.秋收起义 |
1961年董必武在《忆王尽美同志》一诗中写道:“四十年前会上海,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会上海”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七大 | D.中共八大 |
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 )
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B.“打倒亲日派卖国贼” |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