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 )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是近代中国的一些革命口号。这些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 B.抗击外国侵略 |
C.新民主主义革命 |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存在内在一致性的根源在于
A.同属资产阶级领导 |
B.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 |
C.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
D.同是民族危机的产物 |
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
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 |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 |
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
C.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