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田秉锷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以“拜上帝会”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
| B.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
|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
| 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现象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汉赋 | B.唐诗 |
| C.楚辞 | D.元杂剧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 C.知行合一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汉代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内容,下列行为中与此思想有关的是()
| A.祭天仪式的兴盛 | B.皇帝的微服私访 |
| C.郡县制的实施 | D.科举制的推行 |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这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 A.统治者个人喜好 | B.当时的经济状况 |
| C.文人学者的喜好 | D.时代发展的需要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治理社会的主要依据是()
| A.法律制度 | B.强权政治 |
| C.伦理道德 | D.道法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