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应是
A.西安事变 | B.重庆谈判 |
C.1946年政协会议 | D.北平和谈 |
下图是民国初年婚礼图片,从中反映出当时近代中国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上的变迁是
A.男女平等的实现 |
B.中国传统婚礼的废弃 |
C.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
D.呈现出中西合壁、土洋并存的特征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
B.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局,广为制造” |
C.台湾人民“呜啰罢市”,发布檄文“绝不拱手让台” |
D.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
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摺》中说:“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这说明李鸿章
A.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 | B.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 |
C.反对向西方学习 | D.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部著名的思想文著。它
A.编者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B.体现了中国草书的传统艺术特色 |
C.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口号 |
D.迈出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A.克己复礼 | B.民为贵,君为轻 |
C.正君心以立纪纲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