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9种微粒:
①NH2-;②-NH2;③Br;④OH;⑤-NO2;⑥-OH;⑦NO2;⑧CH3+;⑨-CH3
(1)上述9种微粒中,属于官能团的有(填序号)________。
(2)其中能跟-C2H5结合生成有机物分子的微粒有(填序号)__________。
(3)其中能跟C2H3+结合生成有机物分子的微粒有(填序号)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3.2g氮的氧化物(NxO)中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3mol,该质量的NxO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x的值为_________。
(2)化合物A的分子组成可用NxHy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反应,15mLA气体完全分解生成5mL N2和20mL NH3(同温、同压)。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20mL Al2(SO4)3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1。则稀释前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碘化钾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发生如下反应:
______KI+______O2+______H2O=______I2+______KOH
(1)在______上填上正确的化学计量数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在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当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I2的质量为________g。

二甲醚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利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能变废为宝,且可替代汽油作为新型清洁燃料。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可选择性生成二甲醚或一氧化碳:
①CO2 (g)+3H2(g)=CH3OH(l)+H2O(l) ΔH1=-55.7 kJ/mol
②2CH3OH(l) =CH3OCH3(g)+H2O (l)ΔH2=-23.4 kJ/mol
③CO2 (g)+H2(g) =CO(g) + H2O (l) ΔH3
④H2O (l) = H2O (g) ΔH4=+ 44.0 kJ/mol
(1)已知反应CO2 (g)+H2(g) =CO(g) + H2O (g) ΔH,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H-O
C-H
C=O
E/(kJ·mol-1)
436
1076
465
413
745

由此计算ΔH=______________,则ΔH3 =________________。
(2)CO2(g)加氢转化为CH3OCH3(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二甲醚往往选用硅铝混合物作催化剂,硅铝比例不同,生成二甲醚或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同。硅铝比与产物选择性如下图所示,图中A点和B点的平衡常数比较:

KA________KB(填“>、=、<”)。根据以上两条曲线,写出其中一条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常压下,向一个2.00 L的密闭恒容容器中加入等量2.00 mol二氧化碳和氢气,平衡时二甲醚的浓度为0.150 mol/L,计算此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及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5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假设无杂质),一定条件下生成气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n/mol)如下表:

物质
T/℃
活性炭
NO
E
F
初始
3.000
0.10
0
0
T1
2.960
0.020
0.040
0.040
T2
2.975
0.050
0.025
0.025

(1)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K1=
(3)上述反应T1℃时达到化学平衡后再通入0.1molNO气体,则达到新化学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
(4)右图为在T1℃达到平衡后在t2、t3、t4、t5时改变某一个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所改变的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请判断该反应△H 0(填“>”或“<”)。

I.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色锈斑。请回答:
写出铁锅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II.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溶液A的溶质是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
(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平衡移动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Ⅲ.(1)按右图电解氯化钠的稀溶液可制得漂白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

(2)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酞试液中,观察到的(3)现象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