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2 →ClO2+Cl2+H2O(未配平), 1 mol HClO2分解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
| B.标准状况下,28 g CO、C2H4混合气体与22.4 L N2所含有的分子数都是NA |
| C.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可以存在的离子有:Fe2+、Al3+、SO42-、K+ |
| D.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其中发生的反应为 |
2CaCO3 +O2+2SO22CaSO3 +2CO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
| B.同一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都是从1逐渐增加到8 |
| 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 |
| D.第七周期排满后只有23种元素 |
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
| A.第二周期 | B.第三周期 | C.第ⅣA族 | D.第ⅥA族 |
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
|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
| 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
|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
| A.金属元素 |
| B.稀有气体元素 |
| C.非金属元素 |
|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提出原子学说 | B.提出分子学说 | C.发现元素周期律 | D.提出电离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