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1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b是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图2),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面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______.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①;
②;
(2)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性。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三个铁原子;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4)四个二氧化碳分子。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右图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小明同学认为通过①和③可以比较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②中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红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不同的化学性质补充了一个实验(右图所示),从而达到了实验探究目的。则小红同学的实验中:
x是金属;y是溶液。
、
、
、
、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相互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
是一种钠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是广泛用于建筑业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注:
与
生成
和
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
:;②
:;③
:。
⑵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再滴加稀盐酸,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
该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是,其反应实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