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距平:某一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各题。
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 |
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
A.使大气逆辐射减弱 |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 D.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
“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包括()
A.地形平坦 | B.矿产资源丰富 | C.气候温暖湿润 | D.河网密集 |
a、b、c为不同等级的城市,下列哪幅图能正确反映出城市的等级体系()
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的服务范围除城市本身,还包括其附近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
B.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固定的,不接受服务范围之外的顾客 |
C.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 |
D.石油资源的开发是大庆市等级提升的主要条件 |
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该表为某年我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回答20题。
具体地区 |
年生物量(万吨) |
可承载人口量(万人) |
最大人口密度 |
长江中下游 |
88600 |
22000 |
395 |
青海 |
10000 |
1000 |
4 |
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