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期间,北京终于一扫雾霾,绽放出蓝色的天空,简称为“APEC蓝”!“人努力,天帮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欢迎晚宴致辞中总结出“APEC蓝”的成功原因。
(1)从“天帮忙”的角度说明“APEC蓝”形成的可能原因。
(2)为留住“APEC蓝”,列举“人努力”的可行性措施。
读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2分)
(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4分)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2点)(2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略图及2009-2012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资料。
材料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北地区形成了畜牧、狩猎、渔捞、采集、种植顺序的最合理生产方式。丰厚的冬贮,则是东北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聪明创造,这种历史传统,直到今天仍在广大农村保留。
材料三:研究表明,由于地下土层中的盐碱成分水解后,被埋藏过浅的地下水频繁推到地表后因水分快速蒸发而沉积,是造成大庆及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打井种稻,加大浅层地下水的开采强度,全面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是大庆及周边地区治理盐碱化的重要措施。
(1)说明2009--2012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变化特征并分析产量变化原因。
(2)分析历史上东北地区生产方式形成原因和冬贮丰富的原因。
(3)说明大庆及周边地区实行打井种稻,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的有利影响。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塞内加尔河流域图;塞内加尔河①、②两地流量变化曲线图和③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每年5、6月,来自撒哈拉沙漠强烈干热的哈马丹风影响塞内加尔河流域,往往使流域北部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创,大批庄稼幼苗死亡,不得不重播或改种其它作物。
(1)比较分析塞内加尔河①、②两地洪峰流量差异。
(2)简析塞内加尔河流域北部5、6月经常出现大批庄稼死亡的原因。
(3)渔业占塞内加尔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为该国第一大创汇产业。分析渔业成为塞内加尔经济支柱的原因。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国略图和甲城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R2河是发源于甲国的一条内陆河,它每年泛滥,使两岸的土壤肥沃,而在泛滥地区以外则是沙漠。近年来,随着R2河上游种植业的加大开发,沙漠化现象加重。
(1)分析甲城的降水特征。
(2)说出R1河流的汛期并分析原因。
(3)分析R2河沙漠化现象加重的原因。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2013年6月18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丹江口水库横跨湖北、河南,这里既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更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2014年秋季,随着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完工,丹江口水库将开始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20多座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然而,据调查发现,丹江口水库正遭受多方面的污染威胁。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简述丹江口水库水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治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