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青海省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A处年降水量最可能是
| A.150mm | B.180mm |
| C.230 mm | D.80mm |
下列关于青海省降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湖泊的影响,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增加最为明显 |
| B.东南部主要受来自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量最多 |
| C.西北部地区受越山后下沉气流的影响,降水量最少 |
| D.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农业以发展灌溉农业为主 |
读“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回答16—17题。
该河流所在位置大致位于( )
| A.北纬400-600之间的大陆西岸 | B.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 |
| C.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 | D.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东岸 |
该河流6-8月流量减少是由于该地区( )
| A.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 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
该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15题。
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经过三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为 ( )
| A.冬季 | B.春季 | C.夏季 | D.秋季 |
图中①和②处相比( )
| A.①温度高 | B.②温度高 |
| C.①②温度一样高 | D.①②处温度无法比较 |
航行途中记载的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
A.水温和气温越来越高 B.接近目的地时遇上热带气旋B处为加拉帕戈斯群岛,岛上栖息着企鹅和海豹,原因是 ( )
| A.赤道暖流影响 | B.秘鲁寒流影响 |
| C.南极冰山的影响 | D.南半球“咆哮西风”影响 |
某海船于2011年11月30 日18时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时间应调整为( )
| A.11月29日18时 | B.11月30 日18时 |
| C.11月30日17时 | D.12月1日18时 |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据此回答9~10题。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
|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
|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
|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该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回答7~8题。
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