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面问题。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 B.0°--20°S |
C.20°N--23°26'N | D.20°S--23°26'S |
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潍坊冬季均温升高 |
B.北温带范围减小 |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
与沪宁杭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哪个发展条件稍差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 B.广阔的经济腹地 |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31-32题。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围垦 | D.过度养殖 |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右图),并回答29-30题: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 | B.甘蔗种植业 | C.甜菜种植业 | D.造纸和化工 |
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
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
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 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
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 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