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俄罗斯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国土东濒太平洋,西临______________海。
(2)气候特征是:气温______________季东西差异大,年降水量东部______________,西部______________。
(3)亚洲部分的主要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和______________带。
(4)⑥是______________山脉,⑦是______________河流。
(5)图中⑤河流域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甜菜、亚麻等,说明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这种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差异是以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A:②→③→④;B:③→⑤→⑥,填A或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图表示的是某些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以下内容的字母代号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图内框中:
→、滥伐森林,滥垦草原
B、酸雨
C、过量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D、环境问题
E、水土流失
F、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G、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H、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
I、温室效应
J、土地荒漠化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图中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2)a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下图中的气候类型适合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气候类型有(填英文字母)。
(3)分析c、d两地区发展此农业地域类型的优越自然区位条件。
阅读下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可以判断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处于阶段。
(2)见漫画《不堪重负》反映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解决该问题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解释说明下图城市景观对大城市气候可能造成的影响。
(4)图中城市功能区Ⅱ最有可能是区,理由是
。
(5)Ⅰ类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下列关于该类功能区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流量大 ②人口密度较小 ③交通便捷 ④对外联系不便
⑤地租水平高 ⑥土地利用集约
A.①②④⑤ | B.②③⑤⑥ | C.③④⑤⑥ | D.①③⑤⑥ |
根据表1数据和图 “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1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
总增长率 |
|
北京市 |
-0.015 |
5.292 |
河南省 |
0.564 |
0.562 |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
(2)描述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3)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主要影响因素。
(4)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城市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