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11月21日至2013年1月3日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距平是指某时期气温与该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差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数值低于-6℃ | B.Q数值介于0℃~2℃之间 |
| C.南北最大温差为6℃ | D.此时段最低气温位于M地 |
此时段,可能发生的是
| A.内蒙古中东部遭受雪灾 |
| B.渤海结冰范围较常年明显减小 |
| C.长江下游河段出现冰冻 |
| D.大部分地区出现暖冬现象 |
旅游黄金周,我国某些热点地区的日接待量超过最佳日接待量。据此回答2题。下列热点旅游地中,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类的是
| A.九寨沟 | B.安阳殷墟 | C.丽江古城 | D.庐山国家公园 |
最佳日接待量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 A.交通通达性 | B.环境容量 | C.旅游点知名度 | D.旅游资源规模 |
地球上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在灾难事故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回答2题。生活中一旦灾害突然发生,不应该做的事情是
| A.择机逃离现场 | B.保持清醒的头脑 |
| C.立即乘电梯逃生 | D.切断电、火、煤气等灾源 |
汛期郊游时,避开山洪的正确做法是
| A.迎着山洪流动方向前行 |
| B.选择山谷、植被好的地方宿营 |
| C.遇雷雨天气务必带好雨具 |
| D.选择地势高、较平坦的地方宿营 |
自然灾害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区域中同一种灾害可能是不同的影响因素导致的。回答问题。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防灾减灾意识不同
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共有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 B.沙尘暴 | C.旱灾 | D.冻害 |
上述灾害在两地区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 A.纬度较高,海拔高 | B.海拔高,距海近 |
| C.纬度较低,海拔高 | D.地势低,纬度较高 |
图7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题。
该岛属于我国的
| A.中部灾害区 | B.东部灾害区 |
| C.海洋灾害区 | D.东南沿海灾害区 |
对该岛生活和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有
①地震 ②洪涝 ③寒潮 ④台风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大,每年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问题。造成农作物减产的生物灾害有
①洪涝
②虫害
③旱灾
④鼠害
|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松毛虫带来的危害是
| A.水稻减产 | B.草原沙化 | C.棉花绝收 | D.林木枯死 |
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自然灾害是
| A.鼠害 | B.旱灾 | C.冻害 | D.赤潮 |
如果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可以
①为病虫害分类
②查清虫灾危害较重地区位置和范围
③预测农作物产量
④查清引发虫灾的病虫生物基因结构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