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B.向相同质量与浓度的稀盐酸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
C.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
D.一氧化碳与一定量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完全反应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 B.氧 | C.铝 | D.铁 |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 B.氧气 | C.二氧化碳 | D.稀有气体 |
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甲烷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3.2 |
11.2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4.4 |
待测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 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
⑤
资料:A的溶解度 |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