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A.对除杂的认识 |
B.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
①用稀硫酸除去Fe中混有的Zn 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②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 |
C.对物质的鉴别 |
D.对化学史的认识 |
①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②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滴加稀盐酸, 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
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②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
"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
和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和
;
④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A. | ① | B. | ①③ | C. | ①②④ | D. | 全部 |
下列文字叙述与图象不相符的是( )
A. |
等质量的
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
B. |
向盐酸和
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
C. |
常温下向
的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 |
D. |
向一定量
和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下列各项指定数据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选项 |
数据 |
||
A |
溶液温度 |
室温下10gNH4NO3溶于100g水中 |
室温下10gNaOH溶于100g水中 |
B |
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甲醛(HCHO) |
葡萄糖(C6H12O6) |
C |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
5℃、101KPa下 |
25℃、101KPa下 |
D |
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生铁 |
钢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述均正确的是( )
A. | 浓氨水遇浓盐酸产生白雾: |
B. | 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
C. | 实验室制备 : ↑ |
D. | 甲醇不充分燃烧: |
图中a、b、c分别表示
、
、
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时, 和 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B. | 时,A点表示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有晶体析出,且变为T 1时 的饱和溶液 |
C. | 时,将 饱和溶液升温至 变为不饱和溶液 |
D. | 温度高于 时, 溶解度大于 溶解度,温度低于 时, 溶解度小于 溶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