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甲改进为实验装置乙,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乙装置简洁,但用甲装置实验结果误差更小 |
B.甲、乙两装置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C.乙装置实验中胶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
D.乙装置中反应容器体积小,可以节约实验药品 |
下图是表示某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C.硫燃烧产生有二氧化硫气体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K:“2”表示两个钾元素 |
B.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
C.![]() |
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
D.酒精挥发——分子不停地运动 |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A.+1 | B.+3 | C.+5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