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
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
A.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 |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
C.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 | D.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 |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 )
A.两者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
B.两者都必须是现实货币 |
C.前者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后者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D.前者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后者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
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C、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在安徽阜阳农村,100多名婴儿由于误食“无营养”劣质奶粉染上了“大头怪病”,至少已有8名婴儿死亡。这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要求当地工商部门追查假奶粉的来源,追究造假者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件中的劣质奶粉
A.是商品,因为生产时耗费了人的劳动 |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备奶粉这种商品的有用性,所以也就没有价值 |
C.是商品,因为它有价格,所以也有价值 |
D.不是商品,因为它虽然用于交换,但却不是劳动产品 |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