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上九天揽月”一直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嫦娥一号”奔月而去并传回了清晰的月面图,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大功告成,中国人几千年的美丽梦想成为现实。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成为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可上九天揽月”这一中国人的梦想( )
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 |
B.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 |
C.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D.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性反映 |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③事物的性质和状态随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科学理论是推动实践发展和检验实践的标准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
C.运动是无条件的 |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中国“玉兔号”踏上月球,在月面印出一道深深的痕迹。在发回的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翔实数据,都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这有力地证明了()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
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 |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
D.万事万物的总和 |
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的是()
A.主观唯心主义 | B.客观唯心主义 |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气者,理之依也”这一观点()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
D.回避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