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第l 、2 、3 次实验装置分别如下图中的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有用功
W /J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总功
W/J
机械效率

1
2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1
0.4
l.6
0.3
0.48
83.3%
3
4
0.1
 
1.l
0.5
0.55
 

 
(1)比较第1 次实验和第2 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2)第3 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3)第3 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 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加”或“减小”).因而,由第2 、3 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组成。某节沉管两端密封后的质量为 7 . 5 × 10 7 kg ,体积为 8 × 10 4 m 3 .安装时,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水箱中灌入海水使之沉入海底,为了便于观察安装情况,沉管竖直侧壁外表面涂有红、白相间的水平长条形标识(如图),每条红色或白色标识的长度 L 均为 30 m ,宽度 d 均为 0 . 5 m 。海水的密度取 1 × 10 3 kg / m 3 .求:

(1)沉管灌水前的重力;

(2)要使沉管沉入海底至少需要灌入海水的重力;

(3)沉管沉入海底后,两条相邻的红色标识受到海水的压力差。

如图电路中,电阻 R l 的阻值为 2 Ω ,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 V 1 的示数为 1 V V 2 的示数为 2 V .求:

(1)电源两端的电压;

(2)通过 R 1 的电流和 R 2 的阻值;

(3) R 2 1 min 内产生的热量。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此时杠杆处于  (填“平衡”或“非平衡” ) 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 调节。

(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用量程为 5 N 的弹簧测力计在 A 点竖直向上拉(如图中 M 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 5 N ;若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如图中 N 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填“大于”或“小于” ) 2 . 5 N ,此时拉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  (填“ 30 ° ”、“ 45 ° ”或“ 60 ° )

(3)杠杆上每个平衡螺母的质量为 m ,杠杆的总质量(含两个平衡螺母)为 50 m 。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平衡的过程中,若只将右端的平衡螺母移动了距离 L ,则调节前后杠杆(含两个平衡螺母)的重心在杆上移动的距离为  (填“ L 50 L 49 ““或“ L 48 )

小华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故障是  处断路。

(3)小华排除电路故障后,先将 5 Ω 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记下此时的电流值。取下 5 Ω 的电阻,再分别接入 10 Ω 15 Ω 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均为   V ,记下对应的电流值。通过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