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于1859年向洪秀全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该文献的内容表明( )
|
内容 |
|||
经济 |
发展交通和近代工矿生产 |
国家办理邮政;兴修水利 |
奖励技术发明 |
开办银行和保险事业 |
政治 |
加强中央领导权; |
严禁贪污;各省设置新闻官 |
重视群众意见 |
建立税收机关 |
社会 |
开设医院;办理教育 |
兴办育婴堂和鳏寡孤独院 |
严禁饮酒和吸食鸦片 |
严禁溺婴及买卖人口 |
A.文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B.文献适应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的需要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推翻清朝封建帝制
D.农民领袖接受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由此推断这段文字出自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面对内忧外患,掀起了洋务运动。他们打出的旗号
①自强
②科学
③民主
④求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清朝前期和中期,多种地方戏曲进京演出,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剧种,这就是后来的
A.徽剧 | B.汉剧 | C.昆曲 | D.京剧 |
清雍正帝说:“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
A.抑农轻商 | B.贱农重商 | C.重农抑商 | D.工商皆本 |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中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是
A.造纸术 | B.印刷术 | C.指南针 | D.火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