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概括分析题
“全民焦虑”也称集体焦虑,它是一种广泛的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紧张心理状态。近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就“当下中国人为何焦虑?”做问卷调查,结论显示“全民焦虑”是当下中国的一种社会病基本成共识;而且焦虑问题多,焦虑度较高,特别是公众对关系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的焦虑程度远超对宏大命题的焦虑;更可怕的是这种焦虑情绪还可以相互传染,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
近年来,社会流动渠道堵塞,处于较低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人几乎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流动,小康社会的美好理想被冷酷的现实打破,这种心理落差使他们感到失落、挫折和无助,于是就焦虑起来,浮躁起来。再者,在吃饱穿暖之后,人们日益关注自身的健康安全,但是,因为对“看病贵、看病难”等医疗保障不完善的忧虑,对食品、药品不安全的担心,对能否长寿以及长寿了生命、生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疑惑,加上一部分人的关注过度,出现了“关心则乱”的焦虑障碍。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引入了市场机制,旧的游戏规则被打破,而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建立之中,激烈的社会变迁使社会规范也变得不确定。在大多数人还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在富裕起来的人中,又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和财产与非法、违法、犯罪有着难以切割的联系,更有一部分官员通过贪污受贿来敛财。这就造成了整个社会在道德方面的严重焦虑。然而,要对这种普遍的焦虑进行诊断和治疗,不能简单武断,操之过急,只对公众的焦虑进行批评指责是不明智不公道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转型的时期,彻底治愈“焦虑症”绝非朝夕之功。
(选自2013年《人民论坛》,有删改)
从材料看,“全民焦虑”有哪些特点?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全民焦虑”。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治疗“全民焦虑”。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要点:
在这点上,我们讲究义理,显然和前人的说法在原则上是不同的。从前写文章的人说到义理时,往往只是指“古圣先贤”已经说过的道理。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虽然是人类的实践经验的科学的总结,是我们研究一切问题的指南针,然而也不能把它当成教条。正确的观点,不是简单的教条,不是空洞的观点,而是从具体材料引出的正确的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的材料,拟一份电报稿,电文和署名不超过15字。
长风中学学生孙娟参加高考以后,父母让她到南京亲戚孙欣家去玩一段时间。孙娟到南京后7天,家中收到孙娟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入学通知书,专业是中文系。为了让孙娟做好上大学前的准备,母亲林英给她发了一份电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挥想象,将下面的语句扩展成一则寓言,不超过150字。
早晨,碧绿荷叶上的一颗玲珑剔透的露珠最后消失了傲慢的神采。

以“多么美好的夏夜”为结句,写一段描写叙述的文字;再以“我愿做一棵小草”为起句,写一段议论抒情的句子。每段40字左右。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下文,扩写画横线的语句,扩写的部分要能突出语段的表意重点。
伴着夕阳的余晖,我和老作家下山了。回到了他片刻不愿离开的小院,回到了①那棵海棠树下。老作家告诉我,春天这棵树开花,②秋天这棵树结果。你要来的是时候,就会亲眼看到。③看着他的神情,我想到,这棵树不正是他的写照吗?他已写出16部长篇小说,100余部中篇小说,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了。
扩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