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在《民报》周年纪念大会中演讲说:“凡有见识的人,皆知道社会主义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可鉴。”因此他主张“预筹个防止的法子”。这个“法子”就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论及科举时说:无论是东汉“孝廉”还是宋、明、清“进士”,都是在各地区均衡分配的大原则下产生的。而且地区分配的要求来自“士”阶层的内部,也不能归之于皇权的片面操纵。东汉“孝廉”与人口成比例出于“公卿会议”;北宋“逐路取人”则经过南北士大夫长期争论而获致;明代分南、北、中卷也起源于洪武时北方落第举人的抗争。……各地“孝廉”或“进士”往往在政府中为自己地方的利害说话。这当然谈不上是代议制,但不能否认科举制有时也发挥了一点间接的代议功能。这里余英时强调的是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B.没有坚持“取士唯才是择”的标准
C.遵循了地域均衡分配的原则
D.具备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功能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时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该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这说明

A.内阁权力越来越小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清初分权思想加剧

下图所示漫画发表于1986年。对其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世界经济格局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B.美、日、西欧经济竞争激烈
C.欧盟的建立提升了西欧竞争力
D.日本成为可以抗衡欧美的政治大国

有文章说,欧美国家在上世纪结束进人本世纪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特别是繁重的家庭清洁工作,由于电动洗衣机、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的使用而大大减轻。材料中的“本世纪”应是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某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秩序,这种秩序要比人类人为创造出的秩序优越得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其各个因素之间潜藏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讲的规律。遵循该观点而采取的经济政策应是

A.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B.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C.政府干预,加强计划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