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共线,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 B.库伦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了元电荷e的数值 |
| C.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测”,得出了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循万有引力定律 |
| D.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并在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3g/4,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 )
| A.机械能守恒 |
| B.动能减少了3mgh/2 |
| C.机械能减少了mgh |
| D.重力势能增加了3mgh/4 |
如图所示,长为L =0.2m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 =0.1kg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转轴O,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小球通过圆周最高点P时的速度大小v =1m/s,忽略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是( )
| A.0.5N的拉力 | B.零 | C.1.5N的支持力 | D.0.5N的支持力 |
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m,如图所示,今给小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
,则物体将 ()
| A.沿球面滑至M点 |
| B.先沿球面滑至某点N后,再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 |
| C.按半径大于R的新圆弧轨道运动 |
| D.立即离开半球面作平抛运动 |
2013年6月13日,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第5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神舟十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
| B.航天员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
| C.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讲课时不可以用弹簧秤悬挂测物体的重力 |
| D.完成对接后的组合体将与地球保持同步 |
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倍,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
| A.倍 | B.倍 | C.倍 | D.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