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式中常量k>0,I为电流强度,r为距导线的距离。在水平长直导线MN正下方,矩形线圈abcd通以逆时针方向的恒定电流,被两根等长的轻质绝缘细线静止地悬挂,如图所示。开始时MN内不同电流,此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为
。当MN通以强度为
的电流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减小为
,当MN内的电流强度变为
时,两细线的张力均大于
(1)分别指出强度为的电流和方向;
(2)MN分别通以强度为电流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
大小之比。
如图(a)所示,两块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板间加有匀强电场和磁场,电场和磁场的大小随时间按图(b)和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规定垂直于纸面向外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在t=0时,由负极板内侧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带负电粒子,粒子的重力不计。在t=37t0/12时,带电粒子被正极板吸收。已知电场强度E0、粒子的比荷q/m以及t0。而磁感应强度B1、B2(均未知)的比值为1﹕3,在t0~2t0时间内,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0。求:
(1)当带电粒子离负极板的距离S0="q" E0t02/2m时,粒子在两极板间运动的时间;
(2)两平行板间的距离d 。
如图所示,半径R=0.8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轨道上方A点有一质量为m=1.0㎏的小物块;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下落后打在圆轨道上B点但未反弹,在瞬间碰撞过程中,小物块沿半径方向的分速度立刻减为零,而沿切线方向的分速度不变。此后,小物块将沿圆弧轨道滑下。已知A、B两点到圆心O的距离均为R,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θ=300;C点为圆弧轨道末端,紧靠C点有质量M=3.0㎏的长木板P,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长L=2.5m,取g=10m/s2。
求:(1)小物块刚到达B点时的速度vB;
(2)小物块沿圆轨道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时,小物块才不会滑出长木板。
2011春季我国西北地区还有强降雪,路面状况给行车带来了困难。雪天行车由于不可测因素太多,开车时慢行可以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判断,从而做出正确操作,又由于制动距离会随着车速提高而加大,所以控制车速和与前车保持较大安全距离是冰雪路面行车的关键。一般来说多大的行驶速度,就要相应保持多长的安全行驶距离,如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就要保持30米长的距离。据查,交通部门要求某一平直路段冰雪天气的安全行车速度减为正常路面的三分之二,而安全行车距离则要求为正常状态的三分之五,若制动状态时车轮呈抱死状态,未发生侧滑和侧移,路面处处的摩擦因数相同,试计算冰雪路面与正常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之比。
如图(a)所示,两块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板间加有匀强电场和磁场,电场和磁场的大小随时间按图(b)和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规定垂直于纸面向外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在t=0时,由负极板内侧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带负电粒子,粒子的重力不计。在t=37t0/12时,带电粒子被正极板吸收。已知电场强度E0、粒子的比荷q/m以及t0。而磁感应强度B1、B2(均未知)的比值为1﹕3,在t0~2t0时间内,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0。求:
(1)当带电粒子离负极板的距离S0="q" E0t02/2m时,粒子在两极板间运动的时间;
(2)两平行板间的距离d 。
如图所示,半径R=0.8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轨道上方A点有一质量为m=1.0㎏的小物块;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下落后打在圆轨道上B点但未反弹,在瞬间碰撞过程中,小物块沿半径方向的分速度立刻减为零,而沿切线方向的分速度不变。此后,小物块将沿圆弧轨道滑下。已知A、B两点到圆心O的距离均为R,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θ=300;C点为圆弧轨道末端,紧靠C点有质量M=3.0㎏的长木板P,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长L=2.5m,取g=10m/s2。
求:(1)小物块刚到达B点时的速度vB;
(2)小物块沿圆轨道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时,小物块才不会滑出长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