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由此可见( )
A.马克思主义已为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接受 |
B.戴季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
C.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当时中国较有影响的思想之一 |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戴季陶思想发生改变 |
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
对右图反映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 | 国际联盟在巴黎和会上诞生 |
B. | 英法操纵国际联盟 |
C. | 美国无法实现操国际联盟计划 |
D. | 国际联盟不能维护战后和平 |
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 | 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
B. | 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
C. | 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
D. | 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
有网友看了右侧这幅政治漫画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 | 英法设计,美国造桥 |
B. | 美国设计,英法造桥 |
C. | 国会设计,总统造桥 |
D. | 总统设计,国会造桥 |
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A. | 魏源 |
B. | 林则徐 ![]() |
C. | 洪仁玕 |
D. | 严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