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③②④① | B.①②③④ | C.③②①④ | D.②③①④ |
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军备落后 | B.政府腐败 | C.军费匮乏 | D.军纪松弛 |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甲午战争 | D.辛亥革命 |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A.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文章,认为孙中山与华盛顿相比,有过之丽无不及,理所当然也应尊为“国父”。将孙中山和华盛顿并称为“东西两国父”是因为他们()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 ②都推翻了封建帝制
③都是资产阶级共和目的缔造者 ④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