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统计,英国出口商品额占其全部产品的比重: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为3/5。这组数据主要直接说明

A.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英国经济的对外扩张性日益明显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B.东西方之间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经济文化往来 D.封建主阶级衰落[来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却没有出现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

A.自然经济的抵制和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八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D.重农抑商的政策

《元史》记载:“至正十一年(1352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铸至正通宝铜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涌,价逾十倍。”由上述材料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滥印纸币引起通货膨胀现象 B.白银尚未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纸币的发行不利于经济发展 D.滥印纸币造成商品价格下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