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几何相似性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去得出推论,例如一个人身体高了50%,做衣服用的布料也要多50%,但实际上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若物体的几何线度为L,当L改变时,其它因素按怎样的规律变化?这类规律可称之为标度律,它们是由量纲关系决定的。在上例中,物体的表面积S=L,所以身高变为1.5倍,所用的布料变为1.52 = 2.25倍。以跳蚤为例:如果一只跳蚤的身长为2 mm,质量为0.2g,往上跳的高度可达0.3m。可假设其体内能用来跳高的能量
(L为几何线度),在其平均密度不变的情况下,身长变为2m,则这只跳蚤往上跳的最大高度最接近:( )
| A.0.3 m | B.3 m | C.30 m | D.300 m |
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中,给出了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线1、3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
| B.x﹣t图象中0~t1时间内物体1和2的平均速度相等 |
| C.v﹣t图象中t4时间内3的速度大于4的速度 |
| D.两图象中,t2、t5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
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α角的方向以速度v0抛出,重力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附近的一小段曲线可近似为一段圆弧,则该圆弧所在的圆的半径是()
A.![]() |
B.![]() |
C.![]() |
D.![]() |
如图,A,B为两个并排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滑块,用水平力F1,F2分别推AB物体,已知F1=10N,F2=6N,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则A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满足()
| A.6N<F<8N | B.6N<F<10N | C.8N<F<10N | D.F=8N |
一根长为L的细线上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球,现设法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运动的周期T与细线和竖直直线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是()
| A.角θ越小,周期T越长 |
| B.角θ越小,周期T越短 |
| C.周期T的长短与角θ的大小无关 |
|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 A.(M+m)g | B.(M+m)g﹣F | C.(M+m)g+Fsinθ | D.(M+m)g﹣Fsin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