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
|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
|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
| C.《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
| 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
下图中两位人物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②都领导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
③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做出了贡献④都参与了资产阶级性质法律的制定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③④ |
某校举办“中国杰出帝王展”活动,下面能够收入唐太宗展板的内容有
①在东突厥设立羁縻府州②被西北各族称为“天可汗”
③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④创立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 A.历史研究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
| C.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 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
在代议制度下,议会是重要的政治机构,各国大多实行两院制。下列对近代各国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内阁需上院支持成为惯例 |
| B.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国会中众议员每州2名 |
| C.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
| D.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帝国议会是拥有实权的上议院 |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兴起 |
|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 D.新型工厂制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