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湾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个人要代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演说( )
| A.取得了国际势力对台湾独立的支持 |
| B.是对大陆“一国两制”的歪曲和误解 |
| C.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 |
| D.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
下表为1840年到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
|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
| C.民族资本的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
|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
史载:明末一些重臣名儒如徐光启等曾受洗入天主教,全国主要地区几乎都设有教堂,教徒达数万人。利玛窦来华传教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
①送西洋器物给皇帝,以引起其兴趣
②广结朝野人士
③采取西方习俗的传教方式
④通过传授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威望,扩大影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吐蕃地区的军政和民事。……地方的行政机构系统是行省、路、府、州、县。”这反映的信息是
| A.唐三省六部制完备了中国古代官制 | B.元朝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 |
| C.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 D.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
北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主要实行的措施是
| A.“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
| B.“官分南北”、“因俗而治” |
| C.“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 |
| D.建立禁军,拱卫京师 |
《齐民要术》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下列人物中,提出与此针锋相对观点的是
| A.范缜 | B.王充 | C.黄宗羲 | D.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