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湾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个人要代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演说(    )

A.取得了国际势力对台湾独立的支持
B.是对大陆“一国两制”的歪曲和误解
C.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
D.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

1957年3月25日
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1月14日-16日
12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冷战格局中孕育着新的力量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开始出现

1967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至成为使美国感到极为不舒服的竞争对手。”这些话(  )

A.与当时的历史事实基本相符 B.说明法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C.说明欧共体的成立步履维艰 D.证明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D.“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互不干涉内政

我国建国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当时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整个50年代外交政策的基础。三大外交政策总的倾向是

A.努力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 B.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
C.赢得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时间 D.尽快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